![](images/priest.jpg)
歷任司鐸
馮光神父(民國46年~50年)
西班牙/耶穌會
- 民國46年6月台灣省政府自台北市疏遷南投中興新村辦公,原在省府服務的教友隨同省政府遷來。為了妥善照顧這些教友,草屯本堂華勞德神父奉台中教區蔡主教指示,派遣傳教員李德蘭女士負責聯絡處理。於當年9月的一個主日,在中興二校(即現在光榮國小)借用一間教室,舉行了中興新村教友的首台彌撒,參加的教友多達五十餘人,興奮異常。
- 當時耶穌會每週派來的神父並不固定,彌撒的場地也常有變動。經華勞德神父與耶穌會高院長商量,終於派了西班牙籍的耶穌會士馮光神父負責本村教務。
- 民國49年春,蔡主教買下了現在聖堂的土地, 並給予部分建築費用,馮光神父立即展開募捐, 開始興建。中興聖堂的建立,蔡主教及馮光神父可是兩大功臣,施工期間馮光神父時常來工地巡視。
- 民國50年10月,耶穌會對馮光另有任命,結束堂區教務,由其他神父接任。
王澤民神父(民國50年~52年)
美國/瑪利諾外方傳教會
- 民國50年10月,馮光神父離職,美籍瑪利諾會王澤民神父(Rev. James A. Collignan)繼任本堂。
- 王神父熱誠爽直,對教友愛護備至。在本堂服務了一年零七個月,在教友心目中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 王神父是一位具有滿腔熱火與愛心的神父,非常關懷弱勢族群, 尤其是勞工朋友,常慷慨為他們發聲請願。王神父的音樂造詣很深,融入台灣曲調,自編聖歌譜曲,也親自在主日彌撒前教唱。神父和社區民眾關係良好,是一位很受地方各界敬重的神長。
白景心神父(民國52年~61年)
東北遼寧省莊河縣/台中教區
- 1938年 (14歲) 因聖召進入撫順聖方濟小修院,修道六年後,因受戰亂影響 轉入瀋陽教區小修院就讀。
- 神父晉鐸後即於民國43年9月調至台中教區服務,長達五十年的歲月傾全力奉獻於廝。
- 民國53年3月12日,舉行聖堂落成典禮,這一天亦成了本堂區的建堂紀念日。 祝聖典禮由蔡主教主持彌撒,由教宗駐華代表高理耀公使主祭,參加的聖職人員多達 50 餘人、修女 30 餘人,聖堂內外擠滿了人,歡欣鼓舞,興奮喜悅,中興天主堂終於誕生,蔡主教特命名為「耶穌君王堂」。
- 堂區若干工程尚未完成,活動空間十分狹小,同步積極展開各項傳教活動,民國55年6月,在本堂之後購地興建修女院,聘請修女協助傳教。
- 民國60年7月,奉命出掌台中聖神修院,但仍兩地奔波,兼任本堂教務。對於教區教務及聖職人培訓建樹良多,一生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 於民國61年暫別中興新村教務,專職教區與聖神修院事務。
郭藩神父(民國61年~68年)
湖南衡陽/台中教區
- 1921年生於天主教家庭,後入教區修院,完成普通中學課程,對數學及體育特感興趣,決意創辦仁愛中學。
- 1942年春,于斌主教到前方慰勞時,郭藩請主教任仁愛中學董事長,因於主教之支持,1943年底完成立案,他辭去主教座堂職,專任校長。郭藩在傳大六年,考取哲學博士及神學碩士學位,於1935年晉升司鐸。
- 民國49年,帶領在義大利晉鐸並深造之衡陽年輕神父,到嘉義教區傳教。
- 民國61年3月,由郭藩蒙席繼任本堂,郭蒙席學識淵博, 謙沖祥和,主持本堂時仍兼任靜宜文理學院院長爾後任靜宜大學第四任校長,一身兩職,異常忙碌,精神令人感佩。
- 郭蒙席是位傑出的神學家與教育家,一生獻身教育,尤其為靜宜大學之貢獻極大。靜宜大學以「任垣樓」紀念郭蒙席的付出與感謝。
- 退休後,寄居同鄉修女“聖母痛苦方濟傳教修女會”泰山會院為院堂司鐸。這幾年來因郭藩年事高,身體有病,先後在彰化司鐸宿舍,及羅東瑪利亞仁愛之家安養。
- 民國92年6月底,因腎結石接受手術,因其它疾病,無法治癒,於7月4日在領受聖事後,安詳地去世。
鄭德泮神父(民國68年~72年)
東北遼寧省北鎮縣/台中教區
- 民國37年來台之後,先後到馬來西亞、羅馬、美國等地求學與修道,在五十一年前晉鐸。
- 任期間領導本堂,創辦了各種活動 組織,如聖母軍團、青年會、基督活力實習班。
- 民國70年6月,創辦仁幼托兒所,經營長達 27 年之久,栽植國家幼苗,績效卓越,造福中興新村居民。
- 2009 年9月15日退休,至淡水聖本篤女修會擔任神師。
白景心神父(民國72年~97年)
東北遼寧省莊河縣/台中教區
- 同年 12 月6日教友傳教協會成立,並順利推展了「自傳」、「自養」、「自治」的各項工作。
- 於 1998 年9月,商請台中曉明長青大學在中興新村設立分校,10 月17日王愈榮主教親臨主持首屆的開學典禮。目前已改為「中興長青大學」,本堂歷任神父均兼任校長。
- 白景心神父於 2008 年 2 月 19 日蒙主恩召,安息主懷。
- 白神父給人最鮮明的印象是對天主的忠心與信靠,即使身體不舒服時也堅持每天作彌撒,對他而言彌撒聖祭就是奧蹟, 司鐸的生命就是願意把天主的救恩,藉著他的職務把這份恩寵帶給所有人。他以生命作見證,天主是他最後的歸屬,是他生命的最大保障。
- 白神父過世後,本堂納入草屯天主堂兼牧堂區,暫無固定神父進駐本堂運行日常教務,僅有主日彌撒由草屯天主堂司鐸兩地奔波,長達九年之久。
劉徵祥神父(民國97年~103年)
中華民國/台中教區
- 民國97年4月劉徵祥神父奉派草屯天主堂,並兼任中興新村堂教務。
- 劉神父出生於南投水里,家族世代都為教友,家族中有一位堂叔,是劉思德神父。劉神父在高中時即立志要當神父 ,在家人同意及鼓勵下,1974 年到衛道中學聖神小修院,後到 台南碧岳神哲學院修道,期間受蔡文興主教、王愈榮主教及白景心院長指導,於 1983 年 10 月 25 日於台中三民路主教座堂,由蔡文興主教祝聖晉鐸。
- 中興新村堂白景心神父於 2008 年 2 月 19 日蒙主恩召,安息主懷。思及劉神 父初入小修院即受白神父悉心的指導,白神父的最後臨終聖事傅油由劉神父主 禮,對天主如此奇妙的安排,真是令人驚異又感動。
- 2009 年本堂成立傳教協進會、聖母軍,1 月 18 日 11 位聖母軍團員宣誓,台中教區蘇耀文主 教親來本堂主禮,並重新組織長青大學的各項校務及設施,將聖堂重新油漆,改修二樓聖詠團的 樓梯,二樓出入門更換。
幸朝明神父(民國103年~106年)
中華民國/台中教區
- 幸神父是台灣布農族人,說話具有原住民濃濃的幽默感。
- 民國103年輪調至草屯天主堂,並兼管中興新村天主堂。
- 至民國106年,台中教區另有任用,調任至南投天主堂。
申烑夑神父(民國106年~108年)
韓國/台中教區
- 民國106年,台中教區派遣韓籍申烑夑神父任本堂主任司鐸,本堂恢復平日彌撒及固定教友生活共融及活動。
- 申神父相當活潑,愛笑又開朗,在中興新村帶給教友們許多歡樂。
- 民國108年,申神父結束本堂教務工作至菲律賓進修。
任昶䮨神父(民國108年~109年)
韓國/台中教區
- 任神父是一位溫暖愛笑的神父,喜歡小孩子,關心教友靈修生活,在中文還不是很通的狀態下,一邊學習中文,一邊在教友及修女的陪伴中,展開牧靈工作。
- 設計推廣福傳祈禱小卡,希望教友們可以彼此關心,彼此代禱,積極地在天主的愛中,共沐主恩。
- 備註:神父現在中文聽力反應還不是很快,跟他講話要「慢慢說」唷。
- 民國109年9月底,任神父調任至臺中教區耶穌救主主教座堂擔任副主任司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