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高隆汴 (St. Claud La Colombiere)
聖高隆汴自幼聰敏,擅長文學。他的才智又與榮主救靈的虔誠相結合,他一心與天主密契神締,常作默禱。
一六四一年,高隆汴在法國里昂附近誕生,幼時在耶穌會學校讀書,年長入耶穌會,初學期畢,攻讀哲學,後在亞維農教會學校教書。
亞維農慶祝聖方濟各撒肋爵列聖品盛典,高隆汴雖尚未領受鐸品,已被選派在慶祝典禮中擔任講道職務。他的演詞優美絕倫,引起人們的重視。
高隆汴到巴黎攻讀神學期內,法國首相高爾倍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拜在他門下就業。一六七三年,高隆汴返亞維農擔任講道職務,他的演講文稿傳誦一時,並譯成英文,在英國流傳。他對尚山尼派的謬說有深切研究,以其犀利的筆鋒,著文痛駁。一六七四年底,高隆汴正式發聖願。發願前退省期內,高隆汴獲賜很多恩寵。他立志獻身特別恭敬耶穌聖心,除發一般聖願外,他加發一私願:在一切事上絕對按會規辦事。那時,他年方三十三歲。這正是吾主耶穌受難聖死的年齡。他決定從今以後,視自己為完全「死」於世俗的人。他的靈修日記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可愛的主,在你當年為眾人,尤其為我個人捨生而死的年齡,我理應開始過一種新的生活。從今以後,只在你內生活,並為你而生活。」
一六七五年,高隆汴發聖願後兩個月,奉派擔任巴萊毛尼亞院長之職。高隆汴這樣的年輕,擔任院長,堪稱罕見。然而巴萊毛尼亞的耶穌會會士,只有四五位,以高隆汴這樣的才德,又似乎大材小用。其實天主上智另有巧妙的安排。天主派高隆汴到巴萊毛尼亞去,為了給一個聖女解決疑難問題。這個聖女就是瑪加利大。自從耶穌聖心向她顯現後,聖女很感不安,因為她奉女修院院長之命,將一切詳情報告一位司鐸,而這位司鐸斷定她産生幻覺不肯相信,所以瑪加利大內心非常苦悶,她求吾主援助她,派一位忠心恭敬聖心的司鐸來救她。
有一天,高隆汴往女修院講道,他講道時,聖女瑪加利大心中聽到耶穌對他說:「這一位便是我派來的我的最好朋友,他將幫助你。」當瑪加利大第一次往高隆汴處告解時,高隆汴神父已知道瑪加利大內心的一切。不過,聖女沒有完全將耶穌聖心顯現的事講給他聽。第二次告解時,高隆汴勸聖女不要畏懼主的領導,完全奉獻給耶穌,按照祂的聖意辦事。高隆汴竭力幫助聖女解決她靈魂方面的困難,並全力提倡恭敬耶穌聖心的敬禮。
以後高隆汴奉派往英國約克傳教。他以言語和善表,宣揚福音,他的主要課題是熱愛耶穌聖心。那時約克公爵皈依聖教,觸怒了新教徒,他們誣陷約克陰謀弑君,推翻皇朝。這場風波株連甚廣,高隆汴也因勸新教徒和冷淡教徒被捕下獄。因法王路易十四的斡旋,英國當局最終免其一死,但將他驅逐出境。
高隆汴在囚禁期內,健康大受影響。他回到法國後,奉命回故鄉休養。他在巴萊毛尼亞逝世,時在一六八二年二月十五日。第二天早晨,聖女瑪加利大獲神示,知高隆汴的靈魂已升天國。一九二九年,高隆汴榮列真福品。十九年後榮列聖品。
聖傅天定、聖約未達(SS. Faustinus and Jovita)殉道
聖傅天定和約未達兩兄弟,出身貴族,一為司鐸,一為六品,原籍意大利布雷西亞城。當時羅馬帝國迫害天主教,傅天定和約未達英勇的在布雷西亞宣揚天主教,遭人告發,被逮捕入獄,遭嚴刑拷打及物質利誘,但兩位聖人始終不為所動。後解往米蘭、羅馬和那不勒斯受審,後又解回布雷西亞,兩位聖人始終忠貞不屈,信仰毫不動搖。哈德良皇帝下令將他們斬首處決,時在一二O年左右。傅天定和約未達由很久以來就是布雷西亞地區的主保,而且早見於殉道傳略之中。
聖女亞加布(St. Agape)童貞殉道
聖女亞加布在聖華楞定主教領導下,創設一種類似修會的婦女團體。其後,教難爆發,聖女被捕,聖華楞定與聖女亞加布相繼為主致命。
聖華非(St. Walfrid)院長
聖華非是意大利比薩人,結婚娶妻,生五子一女。夫婦二人均有意棄俗修道。華非與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公達和福田)商議,共同在萬弟山創立修院一座,遵奉加西諾山聖本篤修院的會規。他們並在十八里外創立女修院一座,華非的妻子和女兒,公達和福田兩人的妻子均入該院修道。
萬弟山的修院發展很快,不久就有六十位修士。華非的兒子喬非和公達的獨子安德肋均入該院。喬非領受鐸品後,突然由院中私自逃走。華非深悲愛子不肖,求主賜喬非悔改;他也求主賜喬非一個永不消滅的印記,使他終身不忘。喬非果然悔罪返院,但他右手的中指已折斷,終身不能再用。十年後,華非逝世,由其子喬非繼任院長,因為喬非早已改過自新,勤修聖德。聖華非的敬禮,於一八六一年正式批准。
聖當果(St. Tanco)凡爾登主教殉道
聖當果是一位蘇格蘭修士,原籍愛爾蘭。他渡海往日爾曼,入凡爾登附近的亞瑪巴修院。該院院長巴多升任凡爾登主教,由聖當果繼任院長。後來,他辭去院長職務,往各地傳教,蒙選為凡爾登主教。他苦勸冷淡教友回頭,以致觸怒若干歹徒;這些歹徒,用長矛將他刺死。
聖西格非(St. Sigfrid)華月主教
挪威王皈依天主教後,請英王愛塞來派傳教士來挪威推展教務。被派往挪威的傳教士中,有一位是聖西格非主教。這些傳教士的活動範圍,遍及挪威、瑞典等地。聖西格非駐節華月,瑞典國王亦由聖西格非勸化領洗。
聖西格非的三個侄兒,一個是司鐸,一個是六品,一個是五品。他們協助聖人治理教區;聖人往遠地傳教,將教區委託三個侄兒暫管。有一隊兵士來教堂搶劫,將聖人的三個侄兒殺死滅口,並將他們的首級裝在箱內,深埋池中。後來三個首級被人發現,供在龕中,卻突然開口說話,指明兇手是誰。國王大怒,打算將兇手處死,聖西格非代為求情。國王命兇手們繳一筆鉅額罰金,補償聖人,聖人分文不受。
聖西格非也往丹麥傳揚福音。瑞典人尊崇聖西格非為他們的宗徒。
真福日安當(Bl. Jordan of Saxony)
真福日安當是聖多明我的直接繼承人,即多明我會的第二位會長。一二一九年,他在巴黎獲神學士學位。次年聖灰瞻禮,他正式入多明我會。他的驚人口才,不久即為人注意。他入修會後僅兩個月,還在初學期間,已榮召出席首次多明我會大會。二次大會選任日安當為省會長。一二二二年,多明我逝世,由日安當繼任。
日安當對發展會務,頗著勞績,很多分院都是他創設的。他常往青年學生集會的處所講道,人們稱他為第一個「大學生指導司鐸」。著名聖師大亞爾伯,就是聽了日安當講道而加入多明我會的。
那時,有一個出名的教授華爾德,警告學生切勿為這個狡猾的多明我會士所迷惑,而墜入他的「陷阱」。結果華爾德自己第一個墜入了這個「陷阱」。
日安當不但培養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他也非常重視資質較低的人。有人對他說:「初學修士中,有六十個天資很低,很難造就。」日安當答道:「不要緊,玉不琢,不成器。你們切勿輕視他們,他們中將出許多第一流的講道員。」他的話後來證明完全正確。
日安當不僅能訓練人才,而且充分瞭解人的弱點。有一次,他召集一批望會的青年學生,當他開始唱夜課經時,有一個青年突然情緒衝動,吃吃癡笑,別人也隨著他笑。有一位會士作勢阻止他們,日安當不動聲色。唱完夜課,降福了眾人,他就對那位會士道:「誰叫你做初學指導員的?」他再轉身對青年們說:「你們笑好了,你們可以放聲大笑,因為你們已從魔鬼的羈束下解放出來了。」
他的訓言都含有豐富的意義。有人問他:「一個目不識丁的人念天主經,與精通經文意義的神職人員念天主經,是否價值相等?」日安當說:「一個人雖然不知他手中寶石的價值,但這寶石的價值,並不會減少。」有人問他:「最好的祈禱方法是什麼?」他答道:「甚麼方法你祈禱起來最熱誠,這為你便是最好的祈禱方法。」
日安當同兩位會士於一二三七年搭船往聖地,在敘利亞附近海面,船遇大風覆沉,日安當的屍體漂流到海岸上,葬在亞加多明我堂。
日安當遇難後數天,亞加有一位年輕的加爾默羅會會士正為聖召問題困擾不安,他說道:「這位日安當修士明明是一位好人,他怎麼會遭遇淹死海中的結局呢?」日安當一天夜裡顯現給他說:「兄弟,你不可畏懼不安,任何人忠心侍奉耶穌到底,一定會得救。」
真福日安當的敬禮於一八二八年正式批准。
真福安日洛(Bl. Angelo of Borgo San Sepolcro)
真福安日洛是翁伯利人,入奧思定會修道;一部分時間在英國傳教,並在英國創設奧思定修院數座。有一次,他譴責一個人生活放蕩,這人大怒,想舉起手來打他,但手臂一舉起,即癱瘓不能動彈;有賴安日洛轉禱,該人始獲痊癒。
一個清白無辜的人,被判死刑,他托安日洛代為求主,刑吏將他執行絞刑,但當人們抬他的屍體去埋葬時,發覺他仍活著。他自述在絞繩繞在頸部時,因安日洛扶助他,他的頸骨不致折斷。
安日洛於一三O六年逝世,但他的遺體至一五八三年發掘出土,仍完好不腐,且芬香撲鼻。
福女儒利亞(Bl. Julia of Ceraldo)童貞
福女儒利亞初在人家為女僕,十八歲時,入佛羅倫斯的奧思定第三會;後因該地過於煩囂,她往故鄉聖堂築小室獨修,共三十年。她於一三六七年一月九日逝世,一八一九年列真福品。
=========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是一個祈禱應用程式 Apps,
內有每天的聖人傳記(上文就是「我靈讚頌主」今天的聖人傳記)、
彌撒經文、反省、誦讀、晨禱、日禱、晚禱、夜禱及很多常用經文包括九日敬禮、思高聖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