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cti』諸位聖人-2月11日



聖撒多紐、達弟夫等殉道者(SS. Saturninus, Dativus and other Martyrs)

 

羅馬皇帝頒發詔令,命基督徒將聖經一律焚毀,不許保留。在非洲,許多信友,拒不遵從皇帝的詔令,寧願殉道。非洲亞比提那城撒多紐神父,某主日在聖堂獻祭,突然有軍隊闖入,將四十七位男女教徒捉去;其中包括撒多紐神父和他的四個子女(按當時習俗,司鐸不一定守貞不娶),以及議員多人。官廳將這些信徒解往總督處;他們沿路上唱聖歌,讚美天主。

 

總督先拷問各人,他們都直認堅信天主,寧死不屈。他們也承認每主日參與彌撒聖祭。總督問他們:聖經藏在何處?他們答道:聖經都妥藏在各人心內。女信友也都熬受苦刑,堅不屈服。其中有一位少女,最為英勇;她幼年領洗入教,父母是外教人。父母一度將她許配給貴族,她在結婚日,由窗中跳出,逃往教堂,立志獻身事主。總督因她系出名門,不願殺害,千方百計勸她變節。她的哥哥指她神智不正常,入教並非出於自願;但少女堅稱自己神智健全,入教出於自願。

 

撒多紐和他的子女英勇地宣示堅信真道。他最幼的兒子,還是一個小童,也坦然表示:「我是基督信徒,我參與彌撒,我作教徒,出於自願,沒有人強迫我。」總督恫嚇他道:「我要把你的耳鼻割去。」幼童說:「你儘管割好了,我還是作教徒。」以撒多紐為首的這批烈士,都在監獄中殉難。

 

聖魯爵(St. Lucius)殉道

 

馬其頓主教聖歐吐普因反對亞略派異端,不安於位,被放逐至高盧。他逝世後,遺缺由聖魯爵繼任。聖魯爵如聖歐吐普一樣,英勇攻斥亞略派異端,堅決維護「耶穌乃天主」的信德道理。他連遭兩次放逐;旋往羅馬,與君士坦丁堡主教聖保祿和有名的聖亞大納削會晤(按聖保祿主教與聖亞大納削亦因反對亞略派異端遭放逐),聖魯爵及其轄下的教徒因不願與亞略派異端徒通功,均被逮捕入獄,這些教徒一律斬首致命。聖魯爵披鎖帶枷,充軍異域,在獄內瘐斃。聖亞大納削在其著作中,常讚譽聖魯爵及其轄下信友英勇維護信德的精神。

 

聖拉匝祿(St. Lazarus)米蘭主教

 

聖拉匝祿於四三九年起任米蘭主教。當時米蘭局勢混亂;果特人入侵意大利,攻陷米蘭。聖拉匝祿在主教任內,常遭果特人虐待,但他治理教務成績斐然,聖愛諾巨特別將他列入米蘭十二位聖賢主教中(這十二位主教中,聖盎博羅削高佔首位)。聖拉匝祿於四五O年三月十四日逝世,任主教十一年。但他的瞻禮日期,移在二月十一日,因按照米蘭教區成例,封齋內不慶祝聖人瞻禮。

 

聖塞味利納(St. Severinus)院長

聖塞味利納是蒲爾公人,青年時棄俗隱修,後升任隱修院院長。法國第一位信奉聖教的國王克羅維斯,患病兩年,群醫束手無策,請聖人前往代祈上主,治癒己病。塞味利納預知此去將客死異鄉,與同院修士訣別。納凡主教突患聾啞奇症,聖人顯神蹟將他治癒。至巴黎城門口,遇一痳瘋病人,經聖人代禱,當場痊癒。聖人入王宮,將外衣覆在克羅納斯身上,克羅納斯頓時恢復健康。聖人取道回家,途中得病逝世。時為五O七年。

 

聖蓋得蒙(St. Caedmon)

聖蓋得蒙在英國文學史上,稱為英國「聖詩之祖」。他富有音樂天才,根據聖經各端奧理,編成樂譜,撰寫歌詞。由於他的歌詞是用英文寫成,對一般人民,收效甚宏。

 

蓋得蒙從未研究詩學。他本是一個牧人,為人照管牲畜。某晚,他在睡夢中,突然有一個陌生客人來訪,對他說:「蓋得蒙,你唱一首歌給我聽。」蓋得蒙答道:「我不會唱。」那位客人說:「你隨便唱些甚麼好了……我該拿甚麼為題呢……你就以天主創造世界為題材好了。」蓋得蒙就以天主創造世界為題,隨口編了一首歌。這首歌的詞句,他夢中醒來還字字記得。到了天明,就把這首歌唱給牧場主人聽。主人擊節稱賞,就陪他到修院去,請院內博學的人批評這首歌的價值。他們聽了,都很滿意,就給他一段聖經文字,請他用詩歌體編寫歌詞。蓋得蒙第二天就交卷了,他編撰的歌詞,字字珠圓玉潤。人們都公認他的賦詩才能得自天賦。蓋得蒙就正式加入修會,以他的全部精神時間編寫聖歌。

 

蓋得蒙的作品很豐富。他將聖經各段故事,聖經各端主要真理,都編成詩歌。

 

某日,他感覺有點不適,表面看來似乎並不嚴重,但他自知死期已至,就請同院修士,在臨終病人的臥室內,給他準備一個床位。他就移住該室,但與旁人談笑如常。到了半夜,他要領聖體。別的病人對他說:「你何必急於領聖體呢?」蓋得蒙堅持要領聖體。他將聖體接到手裡(按當時在若干地區,領聖體的人不直接用口領,而將聖體接在手裡);問在旁的人,他過去有無開罪他們之處。接著他領了聖體,問起夜課經將在甚麼時候開始詠唱。眾人答道:「唱夜課經的時候快要到了。」他就用手劃十字,將頭倚在枕上,瞑目安逝。

 

聖額我略二世(St. Gregory II)教宗

聖額我略生於羅馬,前後在四位教宗任內,擔任教會司庫和圖書館長等職。教宗君士丁見他才德出眾,委派他隨同往君士坦丁堡,與儒世丁二世協商要事。君士丁駕崩,額我略當選教宗,於七一五年加冕。

 

額我略致力撲滅異端,整頓神職人員紀律,興建教堂多座,救濟老弱病人。他派遣傳教士往日爾曼宣揚福音,他擢升聖高心寧和聖波尼法爵為主教。羅馬皇帝良三世搗毀聖像,迫害教會。教宗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全力與之周旋。額我略任教宗歷十五年,於七三一年駕崩。

 

聖本篤亞納尼(St. Benedict of Aniane)院長

聖本篤青年時,在查理曼大帝宮內供職,後立志出家修道。他參加隆巴弟戰役;渡越德西諾河時,幾遭滅頂。脫險後,修道的志願更為堅決,於是入了聖塞納修院。他除遵奉聖本篤會規外,更按聖巴谷苗和聖巴西略手訂的精修規則,修務德行。

 

聖本篤後往亞納尼河畔自建斗室,獨居隱修。有幾位隱修士,因仰慕本篤的聖德,於是拜他為師。這些隱修士藉勞工度日,平日只吃麵包清水;主日和大瞻禮日,略喝牛奶。聖本篤除與門徒一同在田間工作外,有空時即抄寫書籍。

 

聖本篤的門徒一天比一天增多,他便在附近另建一座修院。不久本篤聲譽日隆,全國修院均接受聖人領導。

 

本篤對整頓德法兩國修會紀律,有很大的功績。他將各種修會會規,彙輯成書,並將聖本篤會祖手訂的會規與其他隱修前輩手訂的會規互相對照比較。聖人於八二一年安逝,享壽七十一歲。

 

聖巴斯加一世(St. Paschal I)教宗

聖巴斯加是羅馬人,初任梵蒂岡聖斯德望修院院長;前任教宗駕崩,聖人當選繼任。

 

聖人在教宗任內,「反對供列聖像」的異端邪說在君士坦丁堡頗為猖獗,但該城宗主教尼塞福祿及史杜狄修院院長刁多祿支持正統教義,全力與異端派抗爭。他們請求教宗頒令攻斥異端。聖巴斯加派欽使親往彈壓,但結果是失敗的;很多希臘修士往羅馬避難,由教宗供給屋舍收容。

 

//

資料來源: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是一個祈禱應用程式 Apps,內有每天的聖人傳記(上文就是「我靈讚頌主」今天的聖人傳記)、彌撒經文、反省、誦讀、晨禱、日禱、晚禱、夜禱及很多常用經文包括九日敬禮、思高聖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