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cti』諸位聖人-2月26日



聖女美荻黛(St. Mechtilde)童貞

聖女美荻黛是瑟琳家族的女兒,七歲時候就進入她姐姐的本篤會院,學習與修德均進步很快,她的謙虛、敬愛和熱心出人頭地,如此年幼就指導初學生和唱經者,這樣她就成了聖女大日多達的第一位老師。那時候日多達年方五歲,也寄託在修女院。美荻黛雖然承受肉體的痛苦,但是她仍然堅持咏唱讚美詞,這是《特寵之書》的基本精神,聖女大日多達和另一位修女悄悄地寫下了美荻黛所受的天主的超性神恩。

基督在啟示中往往稱聖女是他的「夜鶯」,他如此神奇的調教和神秘的經驗寵幸她,一些多明我會士向她諮詢神秘的事情,通過這些會士,美荻黛的啟示的書在她死後得到廣泛的傳布。

根據薩迦丘的說法,《美荻黛的讚美詞》在但丁時代的佛羅倫斯非常流行,佛羅倫斯人常常在他們的私邸誦讀這些讚美詞。聖女和日多達是最早開始敬禮耶穌聖心的。

耶穌曾經特別地叮囑美荻黛說:「你早晨一醒來,第一件事就應該是問好我的聖心,並把你自己獻給我。」還說:「我特別喜歡人們向我要好多東西,我要給他們更多的東西,超過他們的希望。」

聖波斐利(St. Porphyry)迦薩主教

波斐利原籍馬其頓德撒洛尼。廿五歲時,看破紅塵,往埃及曠野入隱修院。過了五年,他往巴勒斯坦,在約旦河畔一個地穴居住。五年後,他上耶路撒冷,每日瞻拜聖地。他因行走不便,常用手杖。那時,有一個朝聖者名叫瑪爾谷,見他步履艱難,虔誠朝拜聖地,很受感動。有一天,便上前去,想攙扶他。波斐利說道:「我特來悔罪,讓我受些苦,天主一定會可憐我。」波斐利身體雖異常衰弱,每日仍風塵僕僕,瞻拜各處聖地。他的惟一憾事是:離家前未曾變賣田產施捨予窮人。他就托瑪爾谷往德撒羅尼辦理此事。

三月後,瑪爾谷帶了田產賣款返回耶路撒冷。那時,波斐利身體強健,面色紅潤,與以前大不相同。瑪爾谷很驚奇。波斐利對他說道:「你不必為我恢復健康而感到驚奇,你應為耶穌的無限仁慈感到驚奇。」瑪爾谷問他怎樣恢復健康的。波斐利說:「四十天以前,我抱病攀登加爾瓦略山。突然間,我昏暈過去,神魂超拔,看見吾主身懸十字架上,善盜在祂旁邊。我就用善盜的兩句話,對耶穌說:『主,當袮到了袮的天國,請袮記起我。』耶穌就派善盜來援助我。善盜過來,扶我起來,叫我跪到耶穌跟前去,我立刻奔過去。耶穌從十字架上下來,對我說:『你接受這個木架吧。』我遵命將十字架擱在肩上,走了一段路,不久我就醒了,過去的一切病痛都已消逝。」

瑪爾谷深為波斐利的善表感動,決定隨他一同隱修。兩人將田產價金全部分施窮人,靠工作度日。波斐利學會了製鞋的技能,做鞋匠。瑪爾谷擅書法,代人抄書。瑪爾谷的收入較豐,他想分一部分給波斐利,可是波斐利利用聖經上的話回答道:「不勞動者,不得食。」

波斐利過了許多年的補贖生活,到了四十歲那一年,他晉升鐸品。主教托他保管苦架聖木,但他仍像以前一樣勤操苦行,每天只吃些菜根和粗麥餅,通常日落後才進食。他終生克苦,一直到去世。

三九六年,他當選迦薩主教,但自己一點也不知道。凱撒利亞主教請耶路撒冷派波斐利去接任;但事前不告訴他,只說有幾段聖經文字須向他當面請教。波斐利接到命令後面有憂色,只說:「願主的聖旨承行!」當晚,他叫瑪爾谷來,對他說:「我們去瞻拜各處聖地和苦架聖木,因為我們再舉行這種敬禮,恐怕遙遙無期了。」瑪爾谷問他為甚麼說這種話,波斐利答道:「昨天夜裡,耶穌顯現給我,對我說:『你所保管的苦架聖木,現在該放棄了。我要使你娶一個貧賤而賢慧的妻子,你務須好好照顧她,因為她外表雖卑賤,她是我的胞妹。』我自忖今後我可能要負責處理別人的罪過,而我如今還正在懺悔自己的罪呢。但是天主的聖意既然如此,我必須服從。」第二天,他偕同瑪爾谷啟程往凱撒利亞去。到了那裡,主教叫幾個迦薩人抓住波斐利,一面祝聖他為主教。祝聖禮完成,迦薩人和波斐利一起返回迦薩。一路上很辛苦,因為異教徒知道新主教上任,就破壞道路交通,用樹木石塊阻塞來往通道。那年發生大旱災,異教徒都說因為迦薩新主教到了,上蒼不悅,特降災懲罰。當地異教徒是信奉瑪納神的,他們見好久不下雨,就往瑪納神廟祈禱。基督徒守了一天嚴齋,作了一夜長禱,列隊往城外聖第莫德堂祈禱,求降甘霖。他們回到城門口,只見城門緊閉,無法進去,於是波斐利偕領信友加倍熱心祈求,突然黑雲密布,大雨傾盆而降。異教徒開了城門,偕同信友們一起高呼:「唯有基督是真神!」經過這次神蹟,很多人都皈依天主教。有些異教徒很生氣,發動群眾抵制教徒,阻止奉教的人經營商業和執行公職。主教向皇帝申訴,皇帝下令保護信友,並拆毀邪神廟宇,在神廟原址,皇后發起建立一座聖堂,信友自動參加工作。五年後完工,由波斐利祝聖。

波斐利忠勤執行主教聖職。公元四二O年逝世。

 
聖南斯多(St. Nestor)馬其杜主教殉道

聖南斯多任馬其杜主教時,適逢迫害教徒運動正異常激烈。南斯多設法將教徒送往他處避難,但對自己的生死,卻早已置之度外,隨時準備為「羊群」捨生。

某日,他正在祈禱,警吏來傳他去見法官。法官問他道:「你是否知道皇帝的詔令?」南斯多答道:「我只知道全能者的命令。」法官見他堅決不肯背教,將他解往總督處。總督下令施酷刑,衙役用鐵鈎撕裂他的肋肉。南斯多面不改容,高聲唱歌道:「我感謝上主,我讚頌祂的聖名。」群眾鼓噪,要求總督停止用刑。總督再問南斯多是否願意向邪神獻祭。南斯多答道:「我過去和基督在一起,我現在和基督在一起,我將來也永遠和基督在一起。」最終總督判南斯多受十字架的苦刑。

當南斯多的身體懸掛在十字架上時,他還不斷勸勉四周的信友忠心事主,寧死不屈。他臨終時高呼:「我的孩子們,我們大家都跪下來,向天主祈禱。」在刑場的人,包括信教的和不停教的在內,都一齊跪下;就在那時,南斯多氣絕身死。

聖亞歷山大(St. Alexander)亞歷山大主教

聖亞歷山大繼聖亞吉拉任亞歷山大主教。他忠勤治理教務,熱愛窮人,虔誠事主。他對教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全力抵抗亞略異端。亞略是亞歷山大城的司鐸,他異想天開,妄稱耶穌不是真天主,不過是一個受造物。最初聖亞歷山大主教用溫言勸亞略,放棄是項邪說。亞略置之不理;聖亞歷山大便召集會議,對亞略宣布絕罰處分。聖亞歷山大再寫信給君士坦丁堡主教,並向各地主教頒發公函,揭發是項異端的內容和絕罰亞略的經過情形。

三二五年,聖教會召開尼塞大公會議。教宗聖西物斯德親派欽使代表出席。大會中,瑪策祿和聖亞大納削(隨聖亞歷山大出席會議的一位六品副祭),嚴詞駁斥亞略的謬說。教會以隆重的方式,宣布亞略的邪說是違反信德真理的。亞略自己被君士坦丁大帝放逐;聖亞歷山大主教,經過這場衛護信德的戰鬥,勝利返回任所,兩年後逝世。時為三二八年,他死前指定聖亞大納削繼任亞歷山大城主教。

聖維多爾「隱修者」(St. Victor the Hermit)

聖維多爾自幼聖德出眾,青年時守齋祈禱,博施濟眾。晉鐸後,獨居隱修。他的善表,感化了許多罪人。他隱居的地方為法國香檳省。於六一O年逝世。聖伯爾納鐸曾為他親撰誄詞。

真福雷昂(Bl. Leo of Saint Bertin)院長

雷昂是法蘭特人,博學多才。年二十歲,已在法蘭特伯爵府任要職,不久他棄俗修道,數年後升任院長。

一一四六年的第二次十字軍戰役,雷昂隨大軍往耶路撒冷,後重返修院任職。暮年雙目失明。一一六三年逝世。

福女依撒伯爾(Bl. Isabel of France)童貞

依撒伯爾是法國國王路易八世的女兒,聖王路易的胞妹。依撒伯爾才貎雙全,聖德出眾。她不愛穿華美衣服,祈禱時常神魂超拔,除普通守齋日期外,每星期守嚴齋三次。她研究拉丁文學,以便閱讀教會經文和教父著作。她因過分克苦己身,突然患重病,母后很擔憂,便去詢問一位獲賜預言神恩的賢婦。這位賢婦回答道:「公主的病,不久自會痊癒;但是在世俗的角度說來,她今後不能再算『活』人了,因為她將與世俗完全斷絕關係。」奧國伯爵和耶路撒冷王都先後向她求婚,但是她立志守貞不嫁。

她每日常與許多窮人同席,並親自伺候他們。飯後,出外探視貧病。她生了好幾場重病;但她最大的精神打擊,是十字軍戰事失利,和她胞兄被敵軍擄去。母后去世後,她決定創立一座方濟各女修院,遵照聖加勒的會規。一些著名方濟各會士如聖文都勒等,都參加起草會規的工作。這個方濟各女修院,便是有名的隆尚女修院。

依撒伯爾自己並不正式加入修會,她穿世俗服裝,住在修院隔隣。她不加入修會的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是她體弱多病,不易全守會規;第二個原因是她不願當院長。可是她仍照常守齋,而且幾乎全日守靜默。她每次領聖體前,向她的女傭求恕。這樣的生活,她過了十年。臨死前,一連幾夜作長禱,神魂超拔。一五二一年,榮列真福品。

=========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是一個祈禱應用程式 Apps(繁、簡體),內有每天的聖人傳記(上文就是「我靈讚頌主」今天的聖人傳記)、彌撒經文、反省、誦讀、晨禱、日禱、晚禱、夜禱及很多常用經文包括九日敬禮、我的聖堂..…思高聖經(新、舊約)等等。(有蘋果及安卓版)